自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成立以来,智能光电创新中心累计引进或柔性引进30余名各层次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学者2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学者1名、青年学者7名;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


刘文清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首席科学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所长、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

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建立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形成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


常瑞华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伯克利加州大学讲座荣休教授。曾任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共同院长、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副院长、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组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结构材料合成、性质分析和器件研制。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原理、设计、材料和应用方面做出开创性贡献。


顾  瑛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激光医学专家。主要从事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创立了血管靶向新型光动力疗法,开创了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的新学术方向和应用领域。


刘  旭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美国光学学会会士、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薄膜与技术、光电成像、光电显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


童利民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曾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子学理论基础、功能结构及器件应用。其《冰单晶微纳光纤》成功入选《科技日报》“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十项成果”、“2021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第一名。


戴道锌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硅基光电子及应用研究,开拓发展了硅基多模光子学等方向,入选历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王大珩光学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科技一等奖等。


刘向东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副院长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8-2022年教育部 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2021-2025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电气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光学学会第七届理事长。曾任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光学检测、光电微显示放大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领域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郑臻荣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主任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员。曾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光学、VR/AR、自由曲面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李海峰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总工程师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光电薄膜、光电显示、光学仪器等方向研究工作。承担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预研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以及重大横向课题多项,在三维显示、近眼显示、投影显示、光学与光电子薄膜、液晶器件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多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另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


郝  翔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院长助理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副主任兼前沿研究部部长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在Nature Method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智能成像与感知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高光谱成像、超分辨显微成像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光学设计等。


许东晖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副主任

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2013-2015年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曾任香港首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香港中聚电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运营总裁、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天津产业基地负责人、中科和光(天津)应用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CEO

在光电产业运营和研发项目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曾获辽源市经济领军人物、天津市东丽区科学技术奖科技管理奖。


车双良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副主任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学部委员。南京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光学》编委会委员。

长期从事光学惯性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汪凯巍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副主任兼产业汇聚部部长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利安光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精密光学测量和视觉感知技术。具有丰富的技术转化经验,指导孵化项目获得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i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等荣誉。


黄腾超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副总工程师兼先进技术部部长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南京惯性技术学会理事、浙江省海洋工程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从事光学惯性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掺杂光纤光源的粒子速率方程和功率传输方程的掺杂光源理论模型,在国内率先提出利用光纤研制动态指标计量标准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

金  肖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副总工程师

2013年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先后就职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苹果公司、美国ZAP手术系统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并负责医学影像产品的研发。2021年加入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主要从事CT、核医学等医学影像系统的成像算法研发与系统设计,并将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于手术导航、工业无损探伤等领域。


匡翠方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首席科学家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40多篇,主持重大研究项目20多项。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光电工程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超分辨显微成像新原理、新仪器的创新研究。2018年获中国光学科技奖一等奖,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刘华锋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首席科学家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浙大-滨松联合光子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光子学、图像重建、医学图像分析及其计算机视觉等。曾获国际医学图像处理大会(IPMI)最佳论文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奖等。


时尧成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首席科学家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光通信器件和光互连、光传感用光子集成芯片的研究。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刘  东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首席科学家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海洋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委会委员、环境光学专委会委员,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激光雷达(大气、海洋及星载)、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光电干涉检测等。


刘  柳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负责人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2006年毕业于瑞典皇家工学院信息通信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就职于比利时校际微电子中心(IMEC),丹麦国家微纳制造中心(DANCHIP)。

从事光电子器件和应用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高集成度硅基器件和芯片的研究。2020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杨  旸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负责人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基于新一代半导体如钙钛矿及有机半导体的光电器件的研究,在高灵敏度X射线探测、高速闪烁体成像和大面积光电薄膜制备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王  攀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负责人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微纳光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光学超构材料、微纳光子技术及器件应用的相关研究。

沈伟东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负责人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美国光学学会(OSA)光学干涉薄膜主题会议(OIC)国际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光电子薄膜、微纳光子器件。近年来发表论文1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国际专利2项)。研制出空间激光通信低光学畸变的光学薄膜元件以及多种规格滤光片,成功应用于各种光学载荷上。


马耀光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所书记、副所长。

长期致力于研究介观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与相关效应,以及衍生的微/纳米技术在宏观系统中的应用。


斯  科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兼聘教授,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国家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激光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浙大安德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读脑(光学显微成像)、控脑(光遗传学)、人工智能、数字诊疗。


李林军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2009年至2017年分别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纳米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半导体等二维材料的量子态、量子相变及光电特性和应用的研究。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谷宇章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2004年至2011年于东京工业大学精密工学研究所从事仿生视觉研究,2011年至202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从事物联网、仿生视觉及类脑人工智能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人眼、鹰眼和复眼,在机器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管小伟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4年至2021年在丹麦科技大学光子工程系(DTU Fotonik)分别任博士后和研究员/助理教授,202112月加入嘉兴研究院智能光电创新中心硅基异质集成光电芯片团队,任高级研究员。

主要从事硅基光子学、非线性集成光子学、光传感和光谱分析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获2021年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


李志勇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团队成员

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至2021年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12月加入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表面等离激元、二维材料声子激元的应用基础研究,涉及微纳光纤、微流控芯片、微纳光学传感等技术及应用。


张国务

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队成员

2022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20229月加入嘉兴研究院智能光电创新中心硅基异质集成光电芯片团队,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光通信信号处理、硅基光子学、逆向设计算法、激光雷达和近红外可调谐激光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