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高分辨感知器件及系统”研究团队

席科学

团队负责人

匡翠方 教授

杨旸 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

团队目标:

1、打造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光电检测开放平台。

2、面向信息传感、生命健康、能源安全等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研究光电感知前沿技术和系统,支持关联产业发展。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新能源光电技术。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光电检测;钙钛矿薄膜光伏技术;高性能薄膜太阳电池制备。

2、多维光电感知及表达。新型多能谱成像;高分辨X射线成像;信息传感及光电显示。



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研究团队



首席科

团队负责人

童利民 教授

王攀 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学者

团队目标:

1、聚焦微纳光子学理论与器件前沿,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申报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支撑学科在极端光学领域发展,服务学科双一流建设。

2、引育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人;

3、开发世界领先的实用化、商品化微纳光电子材料、器件及产品。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高性能微纳光电子器件。极端光场产生、调控及应用;高速、低耗、快响应光电子器件。

2、多功能器件集成。片上光器件集成;光纤系统集成与性能拓展。



“硅基异质集成光电芯片”研究团队

时尧成 教

刘柳 研究员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

团队目标:

1、打造微纳加工公共服务平台。

2、获批省级科创平台1个(如浙江省工程中心等)。

3、开发硅基异质集成工艺及测试技术,形成高质量学术及产业成果。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新型电光薄膜材料集成。高性能光学频率扫描芯片。

2、高性能微波光电集成。低损耗、大规模、可重构器件。

3、中红外集成光子技术。中红外光传感及光通信芯片。



“定量医学光学技术与仪器”研究团队

首席科学家

团队负责人

刘华锋 教授

李鹏 副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团队目标:

1、打造全国领先的医学光学成像及智能技术开放平台。

2、突破病灶光学检测数理极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射线成像技术。多参数同时成像;伽马射线超高分辨成像;灵长类PET成像系统及关键装备。

2、先进光学相干成像。突破临床病灶感知、术中疗效监测、剂量实时调控、治疗终点评估等瓶颈问题。




“高能激光加工及探测”研究团队

首席科学家

团队负责人

刘东 教授

刘崇 教授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团队目标

1、研发超快激光加工装备,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学术界和产业界影响力;

2、发展高能激光探测装备,促进环境监测中激光雷达的产业化应用。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超快激光加工装备。高能超快激光光源;光束传输变换技术;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机器视觉及运动控制。

2、高能激光探测装备。超窄线宽脉冲激光应用;光谱鉴频技术;大气环境光学特性研究;大气参数高精度反演算法。



“光学惯性与传感应用”研究团队



首席科学家

团队负责人

车双良 教授

黄腾超 教授

团队目标

1、获属地确认建设省级科创平台1个(信息传感及系统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2、面向空天防御、智能建造等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研究“惯性+”和“+惯性”前沿技术和系统,引领产业,规范行业。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高精度惯性系统。特色光纤惯性器件及系统;微光学惯性器件。

2、光学非接测量系统及技术。大视场非接测量系统及技术;三维扫描仪。



     


“极端光学薄膜器件工程化”研究团队 

刘旭 教授

沈伟东 教授

团队目标

1、4年内获批省级科创平台1个(如浙江省工程中心等)。

2、提供光学薄膜器件工程化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方案。满足国防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极紫外光学薄膜。光刻机浸液环境下高寿命DUV(193nm)增透膜;突破多层膜界面扩散效应的高反射率EUV(13.5nm)反射镜。

2、低波前畸变元件。空间光通信元件应力调控技术;低波前畸变系列光学薄膜器件。

3、复杂特性滤光片。超薄光学薄膜高精度在线监控和反演技术;高陡度、超复杂滤光片设计及制备。


 

“光学设计仿真与计算成像”研究团队

郑臻荣教授

李海峰教授

浙江省万人计划


团队目标

1、构建一流光学设计团队,强化浙大光学工程学科成像光学传统优势,探索轻资产、产业化的光学设计开放服务特色机制。

2、研发光学设计及光学应用专业级软件,探索实现光学工程类部分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3、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

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光学设计系统应用。复杂成像光学系统,非成像光学系统,自由曲面光场调控,新型微纳光学器件。

2、光学设计软件研究。光线追迹仿真软件,光学成像设计软件,智能化光学系统设计软件,其他光学应用软件。

3、计算光学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基于算法的成像恢复与系统实现,基于算法的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光学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基于算法的成像恢复与系统实现,基于算法的光学系统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