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团队 | |
团队负责人:肖刚 | 简介:研究新一代太阳能光热发电及其与光伏耦合发电技术,开展热化学储热、混合储能、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和光子增强热电子发电等前沿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 |
智慧综合能源系统团队 | |
团队负责人:钟崴 | 简介:主要从事智慧城市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及咨询服务,具有多项“国际领先”自主核心技术,承担多项行业领先示范项目。 |
清洁零碳动力团队 | |
团队负责人:熊树生 | 简介:研究低碳燃料、生物质燃料和氢燃料在动力系统的应用;研究增程器、轮毂电机、燃料电池的优化控制、NVH及能量管理,实现多能源高效利用。 |
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团队 | |
团队负责人:郑成航 | 简介:重点研究突破污染物脱除和二氧化碳捕集的理论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形成多种污染物及二氧化碳高效脱除工艺系统,支撑工业行业减污降碳。 |
风能利用多尺度数值模拟团队 | |
团队负责人:罗坤 | 简介:建立多尺度海上风电场数值模拟方法,形成大型海上风电多场多尺度耦合模拟理论与设计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风电场进行优化,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
农林固废深度转化利用团队 | |
团队负责人:周劲松 | 简介:面向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质、生物质/化石能源协同、生物质/工业废弃物协同利用与污染控制领域技术创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推广。 |
智慧测量团队 | |
团队负责人:吴学成 | 简介:研究能源利用过程关键参数三维、非接触、实时测量方法,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面向节能减污降碳的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平台。 |
车辆低碳团队 | |
![]() 团队负责人:刘震涛 | 简介:动力电池热失控及扩散监测技术、基于疲劳可靠性的车辆零部件轻量设计与评估技术、车辆及发动机热管理技术。 |
高效制氢团队 | |
团队负责人:王智化 | 简介:重点研究硫碘循环热制氢、电化学PEM电解制氢技术,研发热化学系统流程及核心装备,高活性电催化、膜电极制备技术。 |
先进储能团队 | |
团队负责人:俞自涛 | 简介:开发针对不同品位热源的高效低成本储热材料和储热换热器,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梯级储能需求,以需求侧高效用能为目标的供热蓄热系统。 |
绿色制冷与冷能利用团队 | |
团队负责人:金滔 | 简介:重点突破喷雾冷却与空调提能、液氢泛溢安全防护、冷能利用与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
低温制冷团队 | |
团队负责人:邱利民 | 简介:重点研究低温法二氧化碳捕集、低温制冷机、大规模气体液化分离与LNG冷能利用、大功率电子设备高效冷却等基础与应用 |
节能与多能互补团队 | |
团队负责人:周昊 | 简介:专注于工业流程节能提效技术、人工智能+能源、消费端替代化石能源技术和基于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
固废能源化资源化团队 | |
团队负责人:黄群星 | 简介:重点研究有机固废和城市垃圾高效清洁稳定焚烧关键技术与装备,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及燃烧优化,余热节能等技术,提供咨询、设计和解决方案。 |
电气系统智能化技术装备团队 | |
团队负责人:洪伟荣 | 简介:基于机器视觉与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和电气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注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配网巡检机器人、电气开关柜智能就位等智能装备研发。 |
先进动力系统团队 | |
团队负责人:吴大转 | 简介:重点研究包括流体机械先进设计技术,低噪声流体设备,低噪声推进技术,流体控制减阻与降噪技术,流体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 |
智能电厂团队 | |
团队负责人:赵虹 | 简介:重点研究煤粉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动力配煤;电站锅炉高温腐蚀及结渣研究;锅炉尾部烟气脱水;烟气中脱除氟、氯技术研究;智能电厂,智能燃料技术研究等。 |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团队 | |
团队负责人:吴卫红 | 简介:重点致力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脱硫脱硝除尘控制系统智能化以及光伏发电等方面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